【导读】2022年池州青阳县事业单位招聘70人。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安徽金标尺教育获取。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规定,现就2022年青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三)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二、招聘计划
2022年青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70名。招聘计划(岗位)等信息于6月10日起同时在青阳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ahqy.gov.cn/)、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http://czsrsj.chizhou.gov.cn/home.html)、池州市人事考试培训网(http://rskszx.czsrsj.chizhou.gov.cn)等网站统一发布。
在2022年青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中安排部分招聘计划,用于定向招聘驻青部队随军家属和优秀村干部。其中:
(一)定向招聘驻青部队随军家属岗位,用于招聘经所属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已办理随军随队手续、非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驻青部队随军家属。特殊情况(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战时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正团职以上(含正团)、六级及以上残疾、在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军人家属)报考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
(二)定向招聘优秀村干部岗位,用于招聘我县行政区域内任职3年(截止2022年7月)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扶贫工作)满5年的优秀村干部;任村“两委”班子成员满5年且考核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上述对象不包括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以及有关单位选派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三、招聘条件
(一)招聘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历届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以及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人员,其中2204228岗位学历放宽至高中(中专)及以上,且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表中的“30周岁及以下”为“1991年6月(含)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
“学历”均为国家承认的学历。凡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两年制以上班次(含校内班和函授班)毕业的学员,依据有关规定承认其等同于国民教育体系相当的学历。
“专业”参照《安徽省202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参考专业目录汇总》等。毕业证书上专业后面括号里的信息只能代表所学内容有所涉及,不能认定为专业(“专业目录”中自带括号的除外),考生只能以括号外的专业名称报考相符合的岗位。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6、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7、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三)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四、网络报名
(一)报名网站:池州市人事考试培训网。
(二)报名时间:2022年6月17日9:00至6月23日23:00,逾期不再补报。
(三)有关事项
1、报考人员报名前,应通过“皖事通”APP实名申领“安康码”。报考人员登录池州市人事考试培训网进行报名,认真阅读《考试期间疫情防控须知》,并签署“诚信承诺书”,填写《2022年青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资格审查表》,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尺寸为295×413像素,大小20-100kb),并提供有效通信方式。
报考定向招聘驻青部队随军家属岗位的人员报名前,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证书以及驻青部队随军随队家属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至青阳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工作科进行现场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由青阳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工作科发给相关证明。
报考定向招聘优秀村干部的人员报名前,还须到所在乡镇填写《2022年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推荐表》(见附件2),向乡镇党委提出个人申请,由乡镇党委填写推荐意见并经县委组织部审核通过后报名。
2、报考人员网络报名时填写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提供虚假报考信息的,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给予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理。